十一月份,主要水產品品種交易價格波動較大,表現(xiàn)為上半月平穩(wěn),下半月漲幅明顯。冰鮮類銷量前三位的分別是:小黃魚、帶魚、鯧魚等品種。凍品類銷量前三位的分別是:墨魚、帶魚、小黃魚等品種;铛r類銷量前三位的分別是:活(蝦)類、黃鱔、黑魚等品種。綜合類(含貝殼類)銷量前三位的分別是:貝殼類、海蟄類、精深加工品等品種。
一、十一月份主要水產品交易概況
十一月份,主要水產品品種交易價格波動較大,表現(xiàn)為上半月平穩(wěn),下半月漲幅明顯。冰鮮類銷量前三位的分別是:小黃魚、帶魚、鯧魚等品種。凍品類銷量前三位的分別是:墨魚、帶魚、小黃魚等品種;铛r類銷量前三位的分別是:活(蝦)類、黃鱔、黑魚等品種。綜合類(含貝殼類)銷量前三位的分別是:貝殼類、海蟄類、精深加工品等品種。
二、十一月份主要水產品交易情況
1、從冰鮮水產品交易來看:上半月,重新出海的漁船陸續(xù)回港,帶回了豐盛的海產品,有很多天賣場冰鮮魚貨當天交易不完,則要等到第二天繼續(xù)交易。所以上半月成交量較大,日均在280-300噸左右。而由于到貨量集中,在售的帶魚、鯧魚、小黃魚、梅子及蝦、蟹、鮸魚等十多個品種,價格也都比較穩(wěn)定。下半月,由于今年入冬比往年要早20天左右,冷空氣來襲,隨著氣溫持續(xù)走低,加上海面風力較大,漁民減少了出海捕撈次數(shù)。再加上油價上漲,運輸困難等因素,市場內可供選購的水產品品種明顯減少,因而成交價格小幅上揚,成交量也一路走低,像帶魚、小黃魚、鯧魚等主要水產品價格隨之被拉高近10-15%左右。
2、從冷凍水產品交易來看:十一月份,由于天氣變化異常,到了下半月,讓人覺得提前進入冬天。由于冰鮮水產品相對減少,促使冷凍水產品提前開始動銷,凍品經(jīng)銷商紛紛提供冷凍水產品讓魚販們選購。從經(jīng)銷的凍水產品結構來看則明顯有所變化,前幾個月滯銷的南美白對蝦、基圍蝦等在市場內轉向熱銷。據(jù)向經(jīng)銷商了解,冷凍水產品銷售價格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。其主要交易品種價格為:只重≥500克左右的凍墨魚(印度)為13-14元/500克左右,凍條重≥100克左右的白姑魚(印度)為5元/500克左右,凍條重<100克左右的白姑魚(印度)為4元/500克左右,250≤凍條重<400克左右的銀鯧(印度)為29-31元/500克左右,100≤凍條重<150克左右的小黃魚為10-12元/500克左右。
3、從活鮮水產品交易來看:十一月份魚類處于清塘換季中,入市的南方魚類價格也不貴,魚類價格呈有升有降之勢,但是波幅不是很大,因而造成了價格上的拉鋸戰(zhàn)。常規(guī)活鮮如桂魚價格在23-25元/500克左右,與上月同期相比升幅為3.12%左右。鱸魚為10元/500克左右,與上月同期相比下降了4.69%左右。條重≥100克的黃鱔為24-26元/500克左右。進入冬季,甲魚銷售步入佳境,甲魚價格繼續(xù)小幅上揚,這主要與冬令進補有關,這種強勢還將延續(xù)。十一月下旬,本地南美白對蝦、羅氏沼蝦已清塘,取而代之的是南方空運蝦大量入市交易。太湖蟹上市后,大閘蟹平均價格較去年下跌5%-15%左右,高價格僅是曇花一現(xiàn)。隨著各產地拋壓沉重,價格逐漸下滑。中旬時,個重150克左右的太湖蟹中間價為70元/左右公斤,個重130-140克左右的太湖蟹中間價為60元/左右公斤。
4、從綜合類(含貝殼類)水產品交易來看:貝殼類水產品因天氣逐漸轉冷,銷售逐漸進入淡季,銷量也將隨著氣候的轉換呈相對減少趨勢,其交易量同上月相比有所減少。海蠣子、扇貝像文蛤、蛤蜊等產品不僅銷量與上月相比要下降二層左右,價格有不同程度的下降。盡管如此,像大連產扇貝的價格一般要賣到12-15元/500克左右,其上漲幅度在50%左右。本月以來,貝類水產品中的蛤蜊、扇貝、蟶子、生耗等銷量繼續(xù)保持在前幾位。進入十一月份,由于今年下半年海蟄價格與上半年基本持平,變動不大,海蟄類水產品銷售看好,每天市場內總銷量達到10噸左右。
三、十二月份水產品交易趨勢
進入十二月份,預計北方南下冷空氣將頻繁南下,海水溫度降低,也會使?jié)O區(qū)產量降低,會直接影響漁船生產,估計到港投售的漁船及成交量都會減少。成交價格會呈現(xiàn)穩(wěn)中趨升的趨勢,市場內每天有萬噸冷凍海水魚的庫存,將抑制其過高的價格。隨著“元旦”的臨近,水產品銷售可能又將掀起一波可期待的短暫行情。